展览
讲座/论坛
最新动态
出版
社会教育
关于我们
EN
预约参观
预约

最新动态

“首都中心博物馆群落”再添新坐标∣皇城艺术馆携重量级双展隆重开馆

2018-09-18

离首都的心脏——北京天安门最近的博物馆有哪些?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故宫、国博。殊不知,还有一座与天安门咫尺之遥的皇城艺术馆。它和故宫、国博、太庙艺术馆一起,构成了蔚为大观的“首都中心博物馆群落”。


image.png


皇城艺术馆是北京市东城区政府精心打造的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艺术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它坐落于天安门东侧的菖蒲河公园内,毗邻故宫博物院,与太庙艺术馆仅一墙之隔。皇城艺术馆经过两年的规划,将揭开神秘的面纱,于2018年9月16日隆重开馆,开幕展将隆重推出《从苏东坡到吴之振——清初文坛盛举与黄叶村庄的士林往事》和《玉染草色雪映霞——宋元瓷器精品展》两大特展,展期至12月18日。


▌从苏东坡到吴之振——清初文坛盛举与黄叶村庄的士林往事


明末清初改朝易代之际,各方面的激荡变动,都增进了文艺作品推陈出新的动力,涌现出诸多大家,他们从独特的视角,各自展现着文化魅力、抒发着内心性灵,康熙朝的著名诗人吴之振,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本展以数百年前文人诗文唱和的独特角度,展示清朝士林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脉传承。尤其是吴之振、黄宗羲、吕留良等二十九人《种菜诗唱和诗册》,发展为一场绵延数百年的文人雅集,散发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人市井生活气息。


image.png

携《宋诗钞》北游,誉满京华

集《赠行诗》南返,归隐田园


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斋,别号竹洲居士,清代浙江省石门县洲钱镇(今桐乡市崇福镇)人。性坦率豪爽,淡泊于名利。康熙时举贡生,纳赀为内阁中书科中书,亦不赴任。吴之振是清初大力提倡诗宗宋代的主将,他与吕留良、吴自牧编纂的《宋诗钞》既深刻推动了宋诗的流传,也寄托了他们对大明的故国之思。


康熙十年(1671)秋,吴之振携新书《宋诗钞》来到北京。当时距明亡不久,诗坛笼罩在遗民思潮低徊哀愁、激愤悲怆的氛围中。诗坛领袖王世禛、宋琬、钱谦益等人皆推崇宋诗,以挽颓风。吴之振的到来,更推动了京城文人宗宋诗风的形成。借在京为官的姻亲劳之辨和同乡吴光的关系,吴之振结识了许多官员,这些官员大都是进士出身,其中不乏学界巨擘、诗坛盟主,如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的陈廷敬,礼部侍郎、《明史》总裁官徐乾学,刑部尚书、诗论创“神韵”说的王世禛等。吴之振与他们谈文论诗,赠书往来,相处甚欢。《宋诗钞》也被京城文人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风头无两。


1.jpg

陈廷敬为吴之振作《赠行诗》


2.jpg

王士禛为吴之振作《赠行诗》


3.jpg

梁清标为吴之振作《赠行诗》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4.jpg

1675年秋黄叶村庄落成后,吴之振命侄孙吴震翱写此黄叶村庄图。


返乡的吴之振筑别业于石门城西,因爱苏轼诗句“家在江南黄叶村”,便将之命名为黄叶村庄,其构造布局出自画家禹之鼎之手。图中可见其地绿树环绕,静谧清幽。庄内有亭台楼榭,回廊曲曲,竹树掩映,自然雅致。室内案上放有书籍卷轴,篱墙内一位老者在指挥一个儿童种菜。这正是吴之振隐居生活的写照。


5.jpg

吴之振所作《种菜诗》

吴之振所作种菜诗中,有“闲人休作东陵看,只种菘葵不种瓜”之句。秦时有邵平被封为东陵侯,秦亡以后不愿委身事汉,遂为布衣,以种瓜为业,世人称其所种之瓜为“东陵瓜”。吴之振以此含蓄的表明,他只想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不想参与到政治纷争中来。


吴之振于黄叶村庄内辟菜地二亩,园丁杂植菜蔬,因连日好雨,菜蔬生意可喜,吴之振作《种菜诗》二首,自和二首,并请“志道之士,不厌藜藿,请各赋一章,寄托胸臆”。吴之振选择“种菜”主题并非偶然。在传统语境中,“种菜”自古即为文人排遣内心孤闷,从世俗庶务中求得解脱之举。最喜作种菜诗的,当属苏轼。吴之振推崇宋诗,其以“种菜”明志,也在情理之中了。


6.jpg

黄宗羲、黄宗炎所作《种菜诗》(局部)

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黄宗炎(1616—1686),黄宗羲弟。与兄黄宗羲、弟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

黄宗羲与吴之振交往日久。吴之振与吕留良合编《宋诗钞》之时,黄宗羲正好在吕留良家客其子弟,故三人常煮酒斗诗,谈艺论学。这当是他们一生中最为欢乐和谐的美好时光,以至于十余年后,吴之振尚“忆水生草堂友朋文酒之乐,不啻昔梦,死生聚散,殊多今昔之感矣”。


7.jpg

劳乃宣所作《种菜诗》

劳乃宣(1843——1921),中国近代音韵学家。同治十年进士。清末修律,礼、法之争中礼教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8.jpg

吕留良所作种菜诗(局部)


纵观《种菜诗唱和册》,参与唱和者近三十人,大多为隐居山林之中不愿出仕的明代遗民,如吕留良、黄宗羲、黄宗炎等人。吴之振去世后,种菜诗依然嗣响不绝,民国时尚有清代遗民劳乃宣、吴郁生等人唱和。一部诗册,集明清两代遗民唱和之作,时间跨度达二百余年之久,被后人传为佳话。


吴之振去世后,其生前所藏的名人墨迹和书画等由其后嗣珍藏三百余年,历经清代文字狱、清末太平天国战乱、日本侵华战争等浩劫,赖吴氏子孙鼎力护持方完整保存至今。现在,这一系列作品在皇城艺术馆全面展出,它们是明末清初政治、文学、书法等多元素全方位的实物缩影,承载着吴之振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和往事,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研究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政治心理和文化心理的原始文本。我们力图通过本展览引领观者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感受酬诗唱和的风雅之下隐含的不同思想的激烈交锋。


9.jpg

吴昌硕等为吴氏后人制印十九方


▌玉染草色雪映霞——宋元瓷器精品展


image.png


本展集中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宋代五大名窑精品瓷器,以及其它窑系的上乘之作,观众将欣赏到汝钧窑天青釉洗、定窑白瓷碗等稀世珍品。展览巧妙地将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观者可对宋瓷的种类、特点、发展、工艺、纹饰、功用等有清晰而全面的认识,进而了解器物表面特征背后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美学,从不同的层面领略宋代的用器之道和文人生活。在持续走高的“宋朝热”中,给你一个坚定的爱宋朝的理由。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瓷器鉴赏家、收藏家翟建民先生担任本次展览的古陶瓷专家顾问。


10.jpg

北宋 钧窑天青釉红彩折沿盘 直径:18.9cm


11.jpg

南宋 哥窑八方杯  直径7.5cm


12.jpg

 南宋 建窑黑釉油滴盏 直径12.5cm


13.jpg

南宋 官窑斗笠盏 直径:14.6cm


14.jpg

南宋 龙泉窑青釉双鱼耳盘口瓶 高:26.5cm


皇城艺术馆拥有海量的藏家资源,为筹备此次展览,皇城艺术馆从港澳台收藏家手中征集到近百件宋代名窑瓷器,经过专家团队层层把关、严苛遴选,最终确定展品名录。


展览期间,皇城艺术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首期艺术论坛,这些学者包括邓小南(北京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尚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秦大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沈岳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丁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蔡枚芬(台北故宫前器物部长)等,可谓群贤毕至、大咖云集。观众将通过这场高端“文物思维盛宴”,更深入的触摸展览背后的文物肌理和文化脉络。


▌皇城艺术馆∣让文物会“说话”,使历史“活”起来


皇城,顾名思义,不仅表明其紧邻祖国心脏的特殊地理位置,更意味着它高蹈超拔的藏品品位和专业的策展与运营理念。


15.jpg


16.jpg


皇城艺术馆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设计建造,作为首都中心区的文化艺术展览的理想场所,坚持“共建共享、服务大众”的原则。从建设之初起,不仅在文物研究、保护方面致广大而尽精微,更寻找最合适的方式与公众互动,将馆藏故事娓娓道来。简而言之,就是让文物会“说话”,使历史“活”起来。


17.jpg


18.jpg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走进仅有数千平米的皇城艺术馆,你不仅会生发荡气回肠的思古幽情,更会油然而生一种充塞于天地间的文化自信,在润物无声中领略大国重器的磅礴力量。


文章来源:《收藏杂志》